根据教育部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安排,5月20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召开教育部“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启动大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院长潘鲁生出席会议,副院长董占军主持会议。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全国首批入驻虚拟教研室的150所高校430余名教师线上参加会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教授围绕“设计教育的路径:反思与建议”作主旨发言,从设计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教学理念与方法是否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如何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以迎接新模式下的机遇和挑战三方面展开,从学科思考、教育思考以及本体思考三个层面进行深入论述。他认为,学科本体思考主要探讨的是在设计专业知识层面上所面临的挑战,是教育认知层面的思考,主要探讨的是在研究型大学语境中设计教育与研究的理念、方法和机制。他通过阐述其研究团队提出的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价值层面所构建的三位一体的设计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对设计教育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反思与建议。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何人可教授围绕“新文科、新工科、新设计-—交叉学科背景下的设计教育”作主旨发言,介绍了设计教育面临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何人可认为,设计教育应紧紧围绕“四个面向”的国家战略,即“设计教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设计教育面向经济主战场”“设计教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设计教育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并提出“以文化为体,以科技为用”“建设数字平台与设计生态”“差异化与跨领域的双一流建设”的思考方向。何人可通过丰富的案例,解读了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关于设计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取得的成效。
南京艺术学院何晓佑教授围绕“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底层色彩”作主旨发言。何晓佑教授从中国工业设计概念的引入、“学院派”工业设计教育与中国第一批工业设计公司的起步以及当今设计教育的巨变分别展开讲述。他认为,要重塑“大学精神”,其基本特征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要达成“和而不同”,各大高校应该倡导“和而不同”“多元色彩”,以达成“和合共生”;要构建“元基因”,培养善于运用符号构建起框架,“由果及因”设定“未来”的设计师;要重塑“学院派设计”,教师要成为知识的整合者,并构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先进性姿态”“学习生态链”。
潘鲁生围绕“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推动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题,分别从产品设计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建设价值、整体建设构想、建设重点四个方面总结讲话,为“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
潘鲁生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是对“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的战略应答,是对教育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积极应答,是“高等教育数字化体系”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虚拟教研室建设是推动“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开放办学”的重要契机,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平台。
潘鲁生强调,虚拟教研室要从明确建设目标、完善组织架构、坚持科学评价、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建设标准、抓好成果共享、突出产教融合等七个方面整体推进。要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与育人导向,完善“思政+双创”共育机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坚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产业需求;坚持产教融合,推进设计教育与产业对接;坚持突出特色、总结共性、推广经验等六个重点方向开展工作。
潘鲁生希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要依托我校“文、艺、工、管”多学科融合特点,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构建教学发展共同体;要不断完善专家库、专业教师库、产教融合项目库、教学资源库、专产对接与成果发布平台在内的“四库一平台”建设;要探索形成高效、便捷、智能的教研新模式;要探索形成适应我国产业升级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新标准、新方法、新范式;要全面推动“产品(工业)设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回应“新时代”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董占军认为,我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439个虚拟教研室建设名单,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目前,“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首批入驻高校涵盖了全国“产品设计国家一流专业”93%的建设点,“工业设计国家一流专业”87%的建设点。潘鲁生院长的发言,为今后我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接下来,虚拟教研室工作团队要围绕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开展常态化的专家研讨、教师交流、成果汇报。相信通过大家的持续努力,虚拟教研室必将形成“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教务处、科研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各专业负责人等以线下方式参会。
(供稿单位:工业设计学院;作者:王艳;审核:张焱)